作文5000网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发表时间:2024-09-27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集合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冬至的作文8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篇1

早晨,我刚起床,看见姥姥买回了许多的菜:香菇、白菜、葱、羊肉……我好奇地问:“姥姥,买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先包饺子啦。”姥姥说。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以前,虽然常常吃饺子,可从来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今天正好让我小试牛刀一把!

吃过早饭,全家人就开始忙了起来,姥姥调好饺子馅就开始和面、擀皮。等一切准备就绪,爸爸妈咪开始包起饺子,只见他们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摊平,然后夹了一些馅放在上面,把两边对齐轻轻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学着妈咪的样包了起来,结果刚上“战场”就败下阵来。我把我包好的和妈咪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妈咪包的饺子饱满、结实、整齐,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个“伤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伤”、有的……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我只好向妈咪虚心求教,妈咪看了看我包的.饺子,告诉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为馅放得过多或过少,包的时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听了妈咪的话,我又重新开工了,根据妈咪指出的原因,终于亲手包成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大饺子。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爸爸给我讲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相传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当他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听了爸爸的讲述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人们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了。

第一次包饺子,不仅使我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让我明白了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真是一举两得呀!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篇2

赶走了夏的燥热,送走了秋的落寞,大如年的冬至迈着稳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埭头又称为“冬节”。冬至搓丸子庆团圆是莆仙特有的风俗。

这天大清早,我们就像四月的冰河——开动了!奶奶、妈妈在和糯米粉,我在一旁帮着剥花生。当妈妈把花生炒熟后,我把花生碾碎。糯米粉和成泥后,摘成一个个小圆坯。我们就开始搓丸子了,妈妈掰了一小块放在手掌上轻柔地搓起来,速度快得像机器一样,搓出来的汤圆白白嫩嫩,圆润饱满,就像一颗颗珍珠般可爱。再看看奶奶搓的,堪称得上是真正的老手,一手可以搓三个,一会儿功夫米筛上有序地摆满了一粒粒圆滚滚、油光闪亮的丸子,别提有多诱人了。看着看着我的手不知不觉痒痒了。得到妈妈的特赦,我洗了手,撸起袖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儿,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手心,双掌合拢,然后夹着糯米团轻轻地搓呀搓。我一会儿搓得像鸟蛋一样大,一会儿又搓得像珍珠一样小。我们一边搓一边煮,奶奶先把煮好的汤圆用祭祀的小碗盛起来,摆在灶台上,先祭祀祖先和灶公灶妈,又在门窗框上、米缸、风箱等处贴上了丸子,以示祭祀“门神”保佑一家幸福平安。

我们一鼓作气,最后搓好的丸子可以下锅了。妈妈把丸子倒进锅里,一个个洁白的`丸子就像爱睡觉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锅里冒起了热气,妈妈连忙掀开锅盖,顿时,一股清香的气味扑鼻而来。一颗颗丸子好似顽皮的孩子冒上来,急着看四周,它们兴奋地跳跃着,犹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妈妈先给我盛了一碗,撒上白糖和花生磨成的粉,丸子的香味就像虫子一样,弄得我的心痒痒的,差点儿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放在嘴里,那嫩滑柔软的丸子在我口中窜来跳去。一口咬下去,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让人怎么也吃不厌。我狼吞虎咽,几分钟时间,一碗丸子分卷残云般地不见了踪影。我的肚皮都像丸子了,摸摸圆鼓鼓的肚子,回味着丸子的美味,好满足,好幸福。

今年的冬至真是令我难忘。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篇3

冬至是24个节气之一,在冬至这一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有的是吃汤圆,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吃羊肉。今天是冬至节我们也要吃羊肉炖汤。

当香味袅袅升起,灶火渐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汤圆啊!那甜甜的,黏黏的,热气腾腾,幸福满满的汤圆呀,满是我们同学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今天是冬至,学校竟然安排我们做汤圆,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开心极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学校里做汤圆。老师先帮我们分好糯米团和麻心,再把我们每8人分成一个小组开展活动。好,汤圆开做啦!我们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球,然后压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饺子一样,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圆球。

当然,我遇到了问题——总是不能把汤圆搓圆,总是有一个一个的“小尖角”。装着馅的汤圆里头似乎有许多调皮的小人,像是把脚一只一只翘出来,形成一个一个尖尖的角,真是难看。哎,都是软软的糯米粉惹的祸,任我们怎么努力搓都没用。后来,我干脆等“汤圆们”干一点了,硬一点了再去搓,里面的“小人”安心了,不会再动了,真是“软的不服,得来硬的”!再看看其他组的同学——瞧,有的同学把馅放得太多了,结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学没放馅,汤圆就成了“实心球”。施捷仁同学在做的时候,禁不住鲜美的`麻心馅的诱惑,往嘴里一点一点的塞,引起了同学们阵阵笑声。

一节课过去了,我们的汤圆做得差不多了,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像“孩儿兵”排着队伍等队长检阅呢!做好了,当然少不了吃这个环节。嗨,热气腾腾的汤圆来啦!汤圆冒着热气,在盆里等待我们品尝。“咦?这汤圆汤的颜色怎么跟在家里吃得不一样?”哦,是汤圆的“馅漏”了!后来我们知道,原来“罪魁祸首”是王子木。他做了一个“黑煤球”汤圆,外头是馅,而馅的里头才是糯米粉,所以,我们的汤圆汤全被它“污染”了。虽然汤圆包得不是很好,但我们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热热的、亲手包的汤圆,一碗碗承载着同学们欢声笑语的汤圆,在寒冷的冬天散发出阵阵暖意。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篇4

昨天冬至,早上起床时和妻说要去看看父母,让她中午做几个菜。

老旧的风俗:冬大如年。又会如清明时一样,一竹蓝中放几个小碗,半碗的菜,两个酒杯,两双筷子,两碗米饭,一瓶白酒,还有那些几十亿几十亿的纸钱.......

每次要去见父母,心情都很复杂。时间都说能使一切淡去,而我却越发思念早早离开我的父母。也不知道想他们什么,只是一种丝丝绕绕的东西在心里。

那年的春天天气很冷,说是春天其实就是正月里,父亲的离去冲去了几天前还一家团圆的喜悦。

那天,送父亲去火化时,临行时我替父亲正好了帽子,又一次的看着父亲安静蜡黄的脸,那时用手抚摸父亲的脸,凉凉的,直钻心里,觉得父亲怎么一下子离我那么远那么远,远的我说什么话他都听不到。

车队到了殡仪馆,火化房内我是唯一跟进去的亲人,或许想最后送一程父亲,或许不想那一扇小门过早的关闭了我与父亲牵连,我一直跟着父亲,尽管他已不再说话,静静的躺在那里,可还是我实实在在的亲人。

一块铁板,一辆四个轮子的手推车,父亲安静的躺在上面,我已没有泪水,麻木的立在他身边默默的等。

随后一个工人过来,问我还跟进去吗?

进去吧。我说

里间一排几个炉膛,虽都关着炉门,可我知道那里就是彻底的让人抛弃肉体升到天堂的地方。房间里温度很高,却越发使人彻骨的冷。当我再一次替父亲整理好宽大的衣服后,目送父亲被送进那个膛口的一瞬间,一声沉闷的关门声一下子击碎了我,感觉就像一个冰人突然被致力一击碎成一地,无法再去拼凑自己。

那个沉闷的关门声关闭了阳世的大门,从此也就真的和父亲阴阳两隔,从此也就真的别离了养育教导我近三十春秋的父亲,一直喃喃的问自己这是不是真的?

一切来的都显得措手不及,措手不及的让我觉得父亲只是出远门了,可也知道再想见到父亲,只是幻想,如若相见也只有在梦中。

后来果真在多少个夜里,我牵着父亲的手围着他转圈,唱着父亲教给我的歌谣;爬上父亲的腿上揪他的胡子;在我生气时一下躺在地上四脚朝天乱踹撒娇,直到父亲把自己抱在怀中夸我乖。

……

花开花落,雪化草绿,一晃又去十几载

此生,此生我已明白,世上只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男人给了我无尽的爱,那是父亲,任何字里都无法描述那份重量,那是点滴中的深沉。我如今的记忆早已支离破碎,可一直丢不掉的就是那份远远的怀念。

今年冬至却没有去看成父母,留到春节吧,我定带着孩子前行……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篇5

那坚定的背影虔诚焚香,未待袅袅青烟散去,却已不见点点剪影,消失在重重白雾之中……。

若要说儿时最喜欢的日子莫过于冬至了吧!盛着二十人份甜汤的大锅在炉上闷闷的烧着,不一会儿腾腾热气便往上飘,迫不及待地掀开烫手的锅盖,被灼热的水气烫着也不喊疼,满心期盼望向锅内,为数众多的小汤圆,或大或小、或红或白、或是包着甜馅儿的,不分你我的在大大的铁锅中载浮载沉。炉下的火尚未歇息,大伯父忙不迭地添添木柴、控制火侯,木柴在灶里不住劈啪作响,在众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成了家族聚会的背景音乐。

五个儿媳妇儿的身影在现在已不常见的灶脚忙进忙出,那是在老家才有的独特景观,一会儿洗碗、一会儿盛汤,按照辈份大小给一圆桌的家族成员们端上热汤圆,不等伯母、婶婶们入座,几个小孩子忍不住食指大动想先自个儿品尝,但在大人们轻声喝斥下不敢轻举妄动,咽了下口水,乌溜溜的眼珠子转呀转,终于等到奶奶宏亮的一句:“开动!”仿佛是听见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众人开始与碗内的汤圆奋斗。咬下一口软嫩白皙的汤圆外皮,费工费时制作的内馅冒着热气,不住往外流:像是流沙般金黄色的花生馅,或是兀自飘出香气而乌黑的芝麻馅,还有一颗颗结实饱满的红白小汤圆,全都进了口,化作浓浓的冬夜情怀。

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跟在奶奶后头看她在不算大的灶脚来回穿梭,自有记忆以来,她好像就这么一直忙碌着。看奶奶挑掉混在野生风茹草中的杂草,然后洗净、曝晒,大火慢煮下的风茹却总能一解澎湖骄阳带来的炙热;或是将海水干涸时,老天遗留于潮间带的馈赠——河豚,清水煮过后去刺,一阵刀声铿锵后,变成了一道鲜甜肥美的冷盘料理……。在奶奶的灶脚里,从处理食材到料理上桌,我是这魔法般的烹调过程,唯一的见证者。

我一如往常地在家庭聚会后随着奶奶的脚步钻到灶脚,那是我们祖孙俩的秘密基地,在童年时便培养的默契让我们不需要言语沟通还是一样自在,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是年代久远的老家才有的独特气味。奶奶是标准的传统妇女,每到中国重大节日必定会亲自下厨,准备应景的菜肴,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在我看来是对传统节庆的尊敬以及礼俗上的坚持,却也在往后几年无法与奶奶一同过节时,更加深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冬至是一个温暖的节日,所有亲人都会聚在一起,在亲情的关怀下我们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篇6

“冬至”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提起过“冬至”,我就会想起“穷过渡”那阵子,因为这天可以改善伙食“打馋虫”——吃水饺了。那时猪羊肉是奢侈品、稀罕物,连想都不敢想。但祖母心灵手巧,会包地瓜面皮的两种素馅水饺,白菜芝麻盐和萝卜豆腐的随意挑着吃。那时肚子里没有半点油水,每人最少能“呛”吃两大盘。我二弟个头大,能装三大盘,非撑个肚儿圆不可。

直到我初小毕业,才知道,乡村农户普遍都有当做吉日盛节的习俗。民间俗称冬至三刻阳气上升,有冬至阳生寿即归之说。章丘绣惠、宁埠乡镇一带村落,百姓便将摊煎饼、熬黏粥烧灶的秫秸灰,冷却后装入竹筒内,盛满后表面糊上一层白纸封严,隔夜查看白纸会自动撑破,以此法证明阳气升腾。

根据《汉书》中记述:“冬至阳气起而君道长,乃乱而复活之机,故贺。”乡村皆举办隆重礼仪庆典。冬至前后三日,君不听政,百官朝贺。乡村、城镇、官府内丝竹管弦合鸣,轻歌曼舞;官衙外则锣鼓唢呐齐奏,龙腾狮舞,一派热闹非凡的盛景。民间则三日歇市,学子休假,举办乡间娱乐活动共庆同贺。

冬至这天恰逢“交九”,有“冬至三九冰最坚”之说。这时,酷冬已临,寒风似刀,雪蝶纷飞。古人曾戏作“打油诗”云:“山河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犬变白犬,黑狗身浮肿。”乡间还广泛流行“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顺河看柳(枝色泛青欲萌芽);七九冰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灶间做饭坡里吃(春耕在田间吃饭,为争分夺秒);九九加一九,耕牛满坡走。”《九九歌》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歌谣。

旧时冬至,至亲密友要互赠御寒棉衣,以示亲情关照。

在章丘北部刁镇、宁埠,南部胡山、曹范一带,土地宽满肥沃,农家多以男耕女织过活度日,庄户人家便纷纷举办“消寒会”。从冬至早饭后,当家人便开始洗菜做肴、杀鸡蒸馍、浸茶烫酒、置办酒席。每年冬至傍晚,我家堂叔便盛情邀集四邻八舍的开墒犁田的巧把式、推车拧水的壮劳力汇聚一堂、开怀畅饮、猜拳行令,姑嫂妯娌们则在火炉旁说说笑笑。一直热闹到夜半时分,一个个酒足饭饱,方才散去。俗说:“冬至笑闹夜无眠,吃香喝辣如过年”,所以冬至又称为“亚年”。

冬至作文高中800字作文 篇7

早晨,我刚起床,看见姥姥买回了许多的菜:香菇、白菜、葱、羊肉……我好奇地问:“姥姥,买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先包饺子啦。”姥姥说。我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以前,虽然常常吃饺子,可从来没有亲手包过饺子,今天正好让我小试牛刀一把!

吃过早饭,全家人就开始忙了起来,姥姥调好饺子馅就开始和面、擀皮。等一切准备就绪,爸爸妈妈开始包起饺子,只见他们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摊平,然后夹了一些馅放在上面,把两边对齐轻轻一捏,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学着妈妈的样包了起来,结果刚上“战场”就败下阵来。我把我包好的和妈妈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妈妈包的饺子饱满、结实、整齐,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个“伤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伤”、有的……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我只好向妈妈虚心求教,妈妈看了看我包的饺子,告诉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为馅放得过多或过少,包的时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开工了,根据妈妈指出的原因,终于亲手包成了一个“神气十足”的大饺子。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爸爸给我讲了冬至吃饺子的来历。相传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当他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饺子”。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听了爸爸的讲述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人们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了。

第一次包饺子,不仅使我学会了包饺子,而且让我明白了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真是一举两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