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5000网

中国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8-01

中国史读后感1000字。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你也许需要"中国史读后感1000字"这样的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史读后感(篇1)

大开本的书对小朋友的视力很好,京东快递送货迅速,在这梅雨季节也能按时送到先赞一个,这本书一看就是用了环保油墨,里面的纸张非常的细腻,颜色并不是非常艳丽,让人一看就有读下去的欲望。

第1册的扉页非常特别,它是连着封面一起有一个推荐序,一眼望去都是一些老品牌的双一流学校的副教授的题词。总的说来,这本书的起点还是非常高的,用来给孩子讲解明时间是非常足够了,因为它不是枯燥的文字,有图有表格,还有手绘人物,充分考虑到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且色彩搭配非常的舒服。

我以前买了很多历史书,那些标题显得非常有噱头,什么第1套百科全书,第1套历史书等等,都不如这套书,来的西京,小朋友一般看历史书,看个10分钟就开始打哈欠,但是这本书不一样,他拿了一本就开始津津有味看了起来,而且他穿着很多历史小故事,用非常生动的图画跟对话来展现一些历史,比如说,什么是民族,他就用了一个写童话的格林兄弟来做比喻开始写下去,对孩子来说,他脑中会有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而不是一眼望去都是那些非常长、而且还记不住的人名,我以前上学的时候就非常头疼,怎么学世界史,中国历史倒是还可以,起码那些人名是记得住的,但是对国外的一些故事并不了解,且从读名著开始我就记不住老外的一长串人名,后来读了几天就不想读了,所谓的那些世界史,简明历史啊,读了后都束之高阁,但是这本历史书,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历史也是可以很有趣儿的,就比如以前,嗯,风靡一时的明朝那些事儿,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吗?而且这套书不只是看了一遍,就可以放下了,他可以反反复复看好几遍。尤其是那些非常有趣的图片,还可以用来做手绘或者是手写稿,小朋友们可以互相画着玩,单单看,还是一本不错的画册呢,集满全套书,女儿高兴的跟我说,我想这次只买一次还真是买少了呢,于是连忙上京东下了全套书,再加上100减50的折扣活动,真的是太划算了。

中信的书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我会一如既往在京东买书,这是电子版无法比拟的视觉感受。

中国史读后感(篇2)

从史前时代至近代时期,《中国史纲要》以一万五千左右的篇幅重踏一遍历史的印迹,主要讲述化石等证明下史前人类的进化及原始文明的渊源,和从传说中的夏与商起,西周、春秋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的各朝代兴衰与变迁及近代中国的变革。

夏禹传子,是天下为家的开始,从此以后,大人世及以为礼,就是说父子、兄弟相传便成为制度了。

自夏朝开始,古代的氏族制被国家所代替了,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在夏启时就初步实习了,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阶级和阶级剥削已经存在的标志。夏禹是夏王朝的创立者。夏王朝在其如旭日东升时,它的奠基人夏禹是以一个明君的形象登上历史的舞台的。夏禹是一个具有洞察入微的智慧的伟大首领。他第一个划定了中国的行政区域的人,他将中国分为了九个州,从书上提供的地图来看,划分得像一块边角微微破损的龟甲。虽然他在位只有八年而已,但是他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很有警示意义的故事。一天,夏禹喝了一坛子进贡的美酒,昏醉了许久。醒来后,对旁人说:酒太好了,正因为如此,后世一定会有人为了它家破国亡。一个人能够在酒精的沉醉后,十分清醒地认识到酒的负面影响,并为后人作出了这样一个预言,可见夏禹这个人的理智和沉稳。可惜的是,这个预言却在他的后代桀帝身上得到了印证,家破国亡的后果也便无可避免。一个酒字代表的迷醉和诱惑,就这样把一个存在了四百四十年的王朝推下了历史的舞台。

《汉书 食货志》也说: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农业是商代的主要生产部门。商四境之内,分布着许多的农田。商王在祈年时既希望中商受年,也希望东土、西土、南土、北土都能获得好收成为了强化地主阶级的统治,秦朝又推行严刑峻法以镇压农民。

夏朝到商朝的变革,秦朝到汉朝的演变,都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必然性。作者对于整个社会体系的见解:国家的统一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合理的制度保障生产力发展带动发展其他产业维护社会的稳定,每一项都是一个环,相辅相成而相互制约,经济在作者分析每一个的时候,也很注重对经济层面的分析。因此当暴君出现,享受太多而压榨式的掠夺,分的不平等时,就会有反抗,带来灭亡。对于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农业万分重要,而土地是最大的争夺点,但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因而无数次的农民起义都没有结果。

东西两洋历史上只有少数帝国,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稍后的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可以跟中国这种马行一百零五日的情况相比。但他们都已被时间抹灭,只中国迄今巍峨独存。中国的历史绵延不绝,延续至今,读了这本书,让我学了一遍近于完整的历史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我觉得读一遍并不能将它读懂读通,但我们可以多多联系实例,多方面思考问题,就会有新的启迪。

中国史读后感(篇3)

我的家乡,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新疆

闲暇时,沐浴在家乡的沉静的阳光中,徜徉在家乡的山山水水,心里就有说不出来安详和自豪……因为这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有高高耸立的天山,遥遥望去是那么的洁白,那么圣洁。水磨沟里缓缓转动的水磨,终日书写着古老的情怀。这里有西域古城喀什,依稀弥漫着一个女人的芬芳。她的神秘,让人们慕名而来,似乎惊扰了已沉睡千年的香妃的安宁。这里有塞外江南伊犁,草原是那么的辽阔,置身其中使人们感觉到天地之大,山谷漫天飞舞的蝴蝶用美丽的舞姿来迎接远方来的客人。这里有石头都会唱歌的达板城,永远不知疲倦的风车,描画着风的容颜,叙述着风中流转的故事。除了送去万家灯火,它还生产旋转的永远的浪漫。

这里有博格达山峰脚下浩瀚无垠的盐湖,这儿可以尽情享受永不沉没的快乐,可以无所顾忌的漂浮于湖面,让湖面到处洋溢着欢声与笑语。

这里有灼热的火焰山,在这儿,我们似乎可以聆听玄奘那坚毅的脚步声,观看金箍棒在空中飞舞,又让我们感受到唐僧的慈悲执着和孙悟空的凌然傲气。

新疆似乎总氤氲在古老的气息中,灼烈而清纯!

曾经某个网友在得知我是新疆人后,竟问我:“你们上学骑马吗?”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但是转而一想,新疆,总让人理解为大漠戈壁、草原山川、金戈铁马。比起内地来,让人感到不仅仅是落后还有闭塞。但祖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使新疆——这匹剽悍的马飞奔起来。

流淌着自然的情趣,蕴含着古老的文明,现在又注入了现代的气息。我的家乡——新疆啊,令我魂牵梦萦!(作文5000网 wWw.ZW5000.cOM)

如果有人问我——人间天堂在哪,我不知道,因为人间天堂像星星一样数不清!可是,如果有人问我:“你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在哪?”我会毫不犹豫并且自豪地说:“我的家乡新疆!”

中国史读后感(篇4)

张荫麟先生一直不满当时的历史教育,说教材无穷无尽地排列着名字和史料,让青年人“被迫重温再温可厌倦的一套杂凑的机械的史实”。因此这本名为《中国史纲》的课本既不重考证,也不引原文,而是用“讲故事”的笔法来“画”历史。这本教科书,除文笔优美之外,“运思情深意远”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家范给予的另一评价。这位通史学者认为,只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可以与之媲美。

这本书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中突破了以往中国史书喜欢从远古时期的炎帝、皇帝说起的做法,而是有理有据的从有文字记载的商代开始记述,商以前的历史仅略述。全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大量严肃的语言,不注重考证,也没有大量的引用原文,而是以作者自己的语言描述历史事件。虽然仅仅是简略介绍了商至汉的历史,但是却为我们描绘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脉络,简洁明了,可读性强。

从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张荫麟先生的历史观点:第一,从价值的角度来看,价值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历史的效益问题,涉及到制约史学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读者。不能伤害历史的科学性。张荫麟说:“一个健全的文化就是能使一切最后的价值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都并育而不相害的'文化。”因此,一个健全的历史学,不但要求真,亦要求美。史学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就必须具有艺术功能。第二,张荫麟认为,客观历史本身是史学艺术功能的自然基础。第三,张氏谈到了历史的隐喻问题,即艺术性的修辞手法在史学中的地位问题。他说:以史事为直比或隐喻即狭义之所谓用典。此种修辞之技术若用之而洽切清新,明易不诡,则实足以沟通幻想或现实之美与史界之美,而予一意义以深远而丰富之背景。近人以典故为文病,相戒为用,此实一新式“塔布”,其由来则矫枉过正而昧于历史之美学价值也。

对于这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如:熊十力说:“荫麟方在盛年,神解卓特,胸怀冲旷,与人无城府,而一相见以心。使天假之年,纵其所至,则其融哲史两方面,而特辟一境地,恢前业而开方来,非荫麟其谁属乎?”王芸生称“张荫麟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国宝。……他的中国文学受教于静庵先生(国维),西洋文学受教于吴雨生先生(宓),……为梁任公先生所赏识。他不仅文史淹博,哲学的素养尤深。”

可惜天忌英才,1942年10月24日凌晨3时,张荫麟在贵州遵义病世,享年37岁。他死后,钱锺书《伤张荫麟》诗中说:“清晨起读报,失声惊子死。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谲诡。绝知无佳讯,未忍置不视。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纸。”

陈寅恪写有《挽张荫麟二首》,曰“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何止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朱自清《挽张素痴》一诗慨叹:“妙岁露头角,真堪张一军。书城成寝馈,笔阵挟夙云。勤拾考工绪,精研复性文。淋漓修国史,巨眼几挥斤。”

张荫麟一生温文尔雅,注重理性对学术严肃批评,受人尊重,不失为我们的榜样。

中国史读后感(篇5)

中国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近来,因为读着手头的又一套陈书——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通览》,于是,对历史又产生了点点兴趣。心动之下,再次到“当当”逛逛,买下的是这样两本书:《中国史》与《吕思勉文史四讲》,作者:吕思勉,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中华书局”。吕思勉,说是23岁就已能将二十四史通读一遍、一生至少仔细研读过四遍的一位历史学家。读二十四史的这组数据,说是在当代史学家中属于凤毛麟角。尽管如此,对于我这个读书时代“历史课”只交付给“琼瑶”的人来说,再大牌的历史学家实难成“灌耳”之效,说来不得不自己先行汗上一汗了……《历史的定义和价值》是这本《中国史》里第一编第一章的内容,全文节选如下:“历史是怎样一种学问?究竟有什么用处?从前的人,常说历史是“前车之鉴”,以为“不知来,视诸往”。前人所做的事情而得,我可奉以为法;所做的事情而失,我可引以为戒。这话粗听似乎有理,细想却就不然。世界是进化的,后来的事情,决不能和以前的事情一样。病情已变而仍服陈方,岂惟无效,更恐不免加重。又有人说:历史是“据事直书”,使人所知“歆惧”的。因为所做的事情而好,就可以“流芳百世”;所做的事情而坏,就不免“遗臭万年”。然而昏愚的人,未必知道顾惜名誉。强悍的人,就索性连名誉都不顾。况且事情的真相,是很难知道的。稍微重要的事情,众所共知的就不过是其表面;其内幕是永不能与人以共见的。又且事情愈大,则观察愈难。断没有一个人,能周知其全局。若说作史的人,能知其事之真相,而据以直书,那就非愚则诬了。又有一种议论:以为历史是讲褒贬、寓劝惩,以维持社会的正义的。其失亦与此同。凡讲学问必须知道学和术的区别。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的,术则是措置事情的法子。把旧话说起来,就是“明体”和“达用”。历史是求明白社会的真相的。什么是社会的真相呢?原来不论什么事情,都各有其所以然。我,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一个我?这决非偶然的事。我生在怎样的家庭中……

中国史读后感(篇6)

封建社会从周开始,终结于秦政,楚汉争霸之时出现过短暂的分封,最后归于豪族社会。封建社会终结的原因是铁器、耕牛、竹简的出现,铁器、耕牛带来了新经济,使君王可以脱离贵族得到更多的资源,而竹简则带来了新人力资源,使君王可以脱离贵族得到人才治理国家。

商周之变,封建初成

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大家应该耳熟能详,周王联合众多国家趁着商朝大军滞留东南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了商政权。当时的历史观念是天命归于族,意思就是上天选择这个族做为正统,既这个族是正统,其他族是牲口,正因为此每次商对外征战得到的战俘都是直接用来祭天的。当时商族是大族,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能够维持他的统治。而周国能够打败商国是众多国家一起合力的结果,而且周国本身并不算强大,那么再用天命归于族的方式,显然就是自寻死路了。周人将天命归于族改成了天命归于周王,然后将辅助周王登上大位的重臣、亲戚通过分封的方式进行拉拢。这个制度在当时的环境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只要对周王有足够的贡献就能够得到分封,世代继承,这样就把所有的人都拉拢到了周王的阵营,大家一个共主。封建社会也就此产生,其分封制下,天下被纳入一种拟亲缘共同体的结构当中,核心是宗法制,相应的形成了嫡庶之制、祭礼、服制等。而中国也从此时开始了正统性延续,直到清朝覆灭。

封建的巅峰

封建社会的发展,天子受制于各个分封的诸侯国,同时也受制于国内的贵族集团,诸侯国则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大家在一个稳态的均衡当中。当时的霸权是通过会盟的方式来确认的,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灭国。楚国原来并不属于中原,在当时的中原人民眼中,楚国就是蛮夷。春秋之际,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兵锋抵于洛阳。周天子派遣王笋满劳军,楚王竟问到天子之鼎的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遂罢兵,这说明楚王也接受了周朝的这套逻辑,重礼,并参与到这个体系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原来蛮夷的地方也接受了周天子的节制,这也为封建王朝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封建社会的奔溃

封建制度需要不断进行分封,所以中央的权力会随着一次次的分封开始日益衰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耕牛和铁器的出现,让一地一年一耕成为可能。以前的生产方式是一个人占很大的地,今年用着这块,明年用那块,采用轮耕的方式,因为以前的土地恢复肥力需要几年的时间。而铁器、耕牛的出现,让土地恢复肥力变的更加快,可以每年一耕,这样就养活更多的人,同时君王也通过这些土地得到了更多税收。竹简的出现,意味文字从顶层贵族、皇室手中开始转为一般贵族子弟和运气好的普通人都能学习。同时人口膨胀,无土地的贵族开始变成游士,各国争相招揽。最终这些无土地的游士开始在各国进行变法,最终秦国凭借商鞅变法打下政治和经济基础,统一中国,封建制度到此终结。

中国史读后感(篇7)

他,是一位抗日时期的著名将领,严于律己,正直勇敢,带领的部队曾被誉为“铁军”,而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革命精神与爱国情怀!

1931年,他因积极抗日反对蒋介石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实际上是被夺取军权,防止抗日。可他到了美国就接二连三受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很多人歧视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一天,他往国内寄衣物,而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他顿时怒不可遏,刚要发作,陪同人劝到:“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了就可受到礼遇。”他当场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板,用毛笔写上“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仔细地在下面注上英文,将其挂在胸前。他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外国人,显现着中华民族的尊严。

1934年,他被国民党逮捕,面对“立时枪决”的命令,他平静地向敌人要来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下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揭露了蒋介石的种种罪行,在给夫人的遗嘱中写道:“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接着,他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以地作纸,枯枝为笔,写下了一首感天动地、浩然正气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然后他声色俱厉地对执行官喝令:“我为抗日而死,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死后也不能倒下,给我拿把椅子来!”他坐定后,又喝道:“到前面开枪!共产党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特务在他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革命万岁!”

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他有着革命精神,将一生献给革命;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光荣献身。他做的一切,是为了捍卫民族尊严,振兴中华民族。他的伟大事迹与精神震撼着一代代中国人,他的名字,就叫做——吉鸿昌!

中国史读后感(篇8)

看了一下时间仍然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把书读完,估计我看书问题,做不到半个小时也或者半个小时是一种心理暗示,告诉我们看这本书花不了多少时间,这对于现在静不下心又充满焦虑的社会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本书由于所说的内容都是以前自己比较熟悉的,所以就没有进行梳理,主线上来说这本书梳理得挺好的,只要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历史进度,至少在和朋友聊起历史来不至于一脸懵逼的话,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每个人读史都有各自的态度,但对于某种带有个人偏见或者为了迎合市场调侃的这类一定要保持一个谨慎度,对于本书在最后的“两晋之魏晋奇葩说”一节所表达的历史偏见,我是不太赞同的,特意在此写出来就是不希望读书的朋友被误导,供参考。

其实魏晋时期所产生的思想解放,是一个极其辉煌、灿烂的时代,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开拓了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体系,那么魏晋时期就是继百家争鸣后的另一个中华文明思想解放巅峰,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从人与社会的相处进入到思考完善个人风骨、风韵和形象问题,即使到了现在,这个影响对我们依然巨大,历史上很多人可能会根据政治上的混乱而错误解读这一时期的思想,这是历史上极大的不公,即使被誉为解放了千年黑暗欧洲的文艺复兴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这场盛会,那时候的贤者将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才会孕育出中国文明史上璀璨的唐宋文明。

至于竹林七贤,在本书中被黑得发亮,但其实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因为政治矛盾尖锐,所以他们超然物外,不附权贵,追求自由,不同世人的趋炎附势又有何错误?王羲之父子、陶渊明、谢家三杰、祖冲之、郦道元等,哪一个不是牛人,明星批量生产的年代。

另外对于民族融合的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阶级细而广的分化等等这些历史意义,都是耳熟能详的知识点了,所以说一句我国以后的政治、文化、思想的发展,都可以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找到源头也是不为过的。

敲了这么多,其实有几点感慨总结的:

中华文明底蕴深厚,五千年的文化无数的风流人物,如果有兴趣只要拿一个点出来研究也是十分有趣而充盈满足的;看历史书可以看主线和梳理脉络,但对于作者带着个人色彩部分一定要谨慎和辨别,不能别人说是坏的就坏,人家说是好就好,读史使人明智,所以这一步更是至关重要;读历史未必不能以轻松的心态去阅读,看到有很多书友在一些评论上说读史要严肃一本正经等等,其实还是在于个人的把控,读史只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但要求一定边读边查资料边辩证,我会觉得很累,也坚持不下来,我还是会有间读、精读和经典读的划分,自行把控,我们都应该有适合各自的读书风格;看历史书一定切忌对某一个作者进行崇拜心理,这样真的会把你带到山沟里去,而且很多所谓语言所表达的未必就是作者真正所想,同时你也会发现很多经典的文学作者是不会提出自身观点的,而是构建一个小型社会,让每名读者去领悟去感受,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过度的崇拜和过度的解读作者思想都只是会让自己中毒,有害而无益;如果是一个想读历史但又不知道从何开始,甚至一看就晕的朋友,我会建议其先看这类漫画版的,对主线有个了解(作为一种过渡);然后再看历史小说类(如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知行合一);再递进一层去看一些大师的作品(如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演讲录、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到了最后再来看正史(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这样的一个流程下来个人的历史知识架构也就大概能落定下来了,剩余的一些枝叶自己不断补充就好。

中国史读后感(篇9)

内容简介:本书原为高中历史教材,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张荫麟先生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本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行文风格阐释主题。顾颉刚先生曾指出当代“较近理想的通史”,本书与钱穆《国史大纲》、吕思勉《中国通史》等七部并列其中。

中国史纲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历史学家王家范先生评张荫麟《中国史纲》道:“文笔流畅优美,运思遣事之情深意远,举重若轻,在通史著作中当时称绝,后也罕见。”这段评论对本书的总结之精准周到,怕是无出其右了。即便如此,?却还想续上几句狗尾,聊作自己的阅读观感。张荫麟先生所处的时代是最后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群星闪耀,百家争鸣,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真正学者大家的风姿和风骨,其自由、独立与博爱的精神是后世所谓“学者”远远不及的,还有一种自重自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愈是国破家亡之时,反倒愈加激发出治学的热情和奋不顾身的勇锐。张荫麟先生在自序中提及,本书开始属草于卢沟桥事变之前二年,在这样一个近于末世的年月里,张荫麟先生铺开稿纸,开始创作这样一部《中国史纲》,而这本书,在当时仅是作为民国高中生历史教材的存在。作为一本中学生教材,本书条理清晰,史料详实,论据充分;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历史学者的张荫麟先生没有用晦涩艰深的语言显示自己的博学,而是以最平实的语气深入浅出地将历史娓娓道来,虽是教材,却不见师者传道授业之居高临下不容置疑之态,而似乎是以一位博学师友的身份探讨和交流,没有颐指气使莫名而出的结论,多是由史据循循导出,不是在铺陈历史,而是在引导读者进入历史的气氛,传授阅读和思考的技巧;不仅是授“鱼”,更是在传“渔”。如今只可惜,书未竟,人以逝,只留下半部书稿供人凭吊。曾有人?“如果我们的教材是这样……”如果永远只能是如果,与其唏嘘嗟叹,不如拿起书,为自己补上这迟到的一课。

中国史纲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小部头的大史书。书的内容相当精练,不过大家写小书,胜就胜在语言精练概要,非常具有含金量,在这一点上,它与那些大部头的通史书有太多优势了。反正我喜欢这样的。这书做得很有质感,装帧大气漂亮,用纸也不错。张荫麟的经典著作,也是史学名著,语言凝练通俗,很有趣味,可读性很强。唯一遗憾是张荫麟先生英年早逝,一代史学天才过早离世,这本著作也就只到了东汉末。但作为通史中的经典,该书是不可不读的一本。